发布:2018-08-15 12:09 来源:PiPaCode在线少儿编程
近日又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学生杀人案!
山东淄博某校初三,
有两个非常出色的男生:
一个马同学长期第一,
一个秦同学略逊于他,经常第二。
屈居第二的秦同学,
居然伏击在马同学小区楼道口,
伸出冰冷的刀子,
向马同学砍去!
马同学本能逃跑,
他又追着继续狂砍,
事后警方统计,
他在其胸前和背后连捅13刀,刀刀毙命!
凶残程度令人发指!
母亲从血泊中把仍有体温的儿子抱在怀中,
哭得呼天抢地。
两个家庭,两个孩子,
瞬间全部毁掉。
据说孩子杀人动机很简单:
杀了第一名,我就是第一名了。
(现场照片和视频比较血腥,就不放了)
淄博学霸杀人事件后,
我看到这样一个截屏:
这个老师,讲述这个故事,
简直就像说:
好像谁跟谁打了个架,受了点伤而已。
那么轻飘飘,令人不寒而栗。
而他对这个惨案得出的结论只是:
“学习固然重要,也要有一个好心态”而已!
这只是一个好心态的问题吗?
这是生死存亡的事情,
这是一个“教育是在培养人,还是在制造未来杀手”的事情啊!
老师们,想过吗?
为什么人人都想抢第一?
也许你会说,
教育制度不是我定的,
既然应试教育就看分数,
我难道不把分数放在首位吗?
是的,所以,以下这样真实的事,
就见怪不怪,我们都已麻木了——
老师经常会说,
第一名的某某同学,将来要去造原子弹的,
你们成绩差的,只能去卖茶叶蛋。
某某同学就是聪明,总是第一名,
你们其他同学在混什么日子?
将来想扫马路吗?
我一直在想,这样的老师,
会不会在有意无意地“绑架”第一名?
某种程度上学生成为老师的面子和荣耀,
是他用来打压其他同学的武器,
只要是第二名以下的,
都是定时炸弹。
而这个第一名,
也可能成为这个大炸弹的牺牲品。
曾经有位同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。
他以前读过的一所学校,
他们的校长自称壕哥。
一个极具江湖味道的名称。
班上有个小朋友的爸爸,
因为老师对学生的一些侮辱性言论(骂学生脑残智障),
去和校长交涉。
这位壕哥校长说,
平时老师说些智障啊脑残啊,
这只是口头禅嘛,很正常(家长有录音)。
而爸爸向校长提出:
某些学科的老师在班里说:
成绩考不好的同学,将来是要进地狱的!
针对这样的质问,
壕哥校长笑着说:
也问过了,老师说没说过,所以不可考(无从考证)。
而这样的事,
就发生在上海的某所公办学校里!
我还听朋友说过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。
一所北京的中学里,
一位英语老师对迟到的学生说:
同学,你为什么迟到了,用英语来回答!
孩子用英语说:
我爷爷上周末过世了,
我很难过,没睡好。
这个老师,居然没有任何安慰的话,
只是说:你这里面有语法错误,
不是is dead,而是 was dead。
这样的事,就发生在北京的某所知名学校里!
这就是现状,至少是一部分现状。
教育变成只追求分数的畸形机器,
而对人,可以冷到如此地步!
我在上海做教育记者的时候,
经常到一些顶尖的中学去,
我会留意到一些学霸的光荣榜。
无意中发现一个现象:
就算是个人生活照,他们也鲜有笑容。
接触他们本人,
多数人总有一丝疲惫感,
一种沉暮的气息,
总觉得哪里怪怪的。
我一直在想:
学霸们,你们学了本领会走向哪里?
你们会幸福吗?你们会带给身边的人幸福吗?
请一定一定一定要一路走好啊!
接下来说家长。
你会不会也是把学霸推向死地的“杀手”呢?
你的孩子拿到一张95分的试卷,
你看到的不是95分,
而是那个缺掉的5分。
在不少家长眼里,
孩子永远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,
别人家的孩子才是永远的最好。
一个到美国去学艺术的留学生,
她的妈妈来美国看她,
一周排行
PiPaCode,专注6-15岁少儿编程教育,是广州首家拥有少儿编程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教育公司,坚持走科技创新之路,秉承南粤羊城低调务实的精神,扎根广佛,砥砺前行,潜心研发适合中国学生的少儿编程软件和系列课程。已推出的课程包括:PiPa积木编程课,CodeMonkey闯关编程课,3D打印,Arduino,C++,Python人工智能,电子电路等科技课程。旗下有PiPaCode在线少儿编程和PiPaCode科技创客中心两大品牌,为推动中国孩子的兴趣培养、创新创造以及实践精神贡献力量。
广州栩栩如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
官方网址:www.pipacode.com
服务电话:(020) 8925-5356
服务QQ:281753448
邮件地址:service@pipacode.com
总部地址:广州天河区天汇创意园314-315